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杭州乔司职高:为“女装之都”精准定制“女装巧匠”

中国教育报 却旦

2020-08-18 11:33

分割线

传统服装类人才培养大多对接生产岗位,培养一线的生产技术工人,而实际上,服装产业链上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针对服装类人才培养趋同倾向,浙江省杭州乔司职业高中依据学生的类型特征,重新厘定女装人才培养目标,为杭派女装人才系统化培养践行一条可操作、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班主任吴晓一直记得,汪丽娟刚刚踏入乔司职高时的样子,羞涩腼腆,不太自信,“进校后第一次露出笑容,是在入学职业测评后,她在技术领域得分很高,开心了好久”。高一时,汪丽娟就在女装制版、设计方面显露出不一般的才华。到了高二,她在杭州杰丰服装公司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课堂开始了制版学习,后来在女装大师工作室制版师的指导下,很快成为放码和推码的熟手。

在乔司职高,一个个像汪丽娟这样的学生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为学校个性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受益者,这些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对接产业链找寻培养症结重塑培养定位

“女装之都”杭州的服装智能制造产业急需大量高素质复合型、有迁移能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对接产业链需求,乔司职高对中职层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了解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局限,没体现产业链精准定向。服装产业链上需要的女装类人才是多元化的。学校原有的服装专业群,人才培养不是基于产业链所需,而是基于自己的优势专业,忽视了不同岗位的个性化能力需求。

二是课程趋同倾向,没开设个性化精准课程。原有课程设置核心课程以服装工艺、服装制版为主,而女装生产的面料设计、风格设计、销售陈列、生产过程管理技术等则很少涉及。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企业风格化的需求,跟不上“女装之都”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三是忽视多元个性,没实施差别化精准教学。学生在服装产业链上的岗位有着差别,分为车间人才、设计人才、销售人才等。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按照技能考核、单一大赛等来指导教学,评价方式也侧重于工艺技术和制图制版,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缺少过程性的评价。

四是教学环境单一,没对接职业化行业前沿。服装专业教学主要在学校内实训室进行,单一的教学环境以及统一规划的校内实训场地限制了教学创新和实效。校内实训室装备滞后于女装制作标杆企业多年,难以承担起培养重任。

在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分析了女装产业链上不同岗位的需求和特征,并对岗位画像,描绘出适合中职学生的三类岗位:车间领域、设计领域和销售领域。之后通过对高一新生的职业能力测评,将学生也分为三类:艺术型、操作型和社会型。艺术型匹配女装岗位群中的女装设计师、女装设计助理、面料研发师、图案设计师等,操作型匹配流水操作车工、工艺员、质量检验员、制版师等,社会型匹配女装陈列、销售员、店长、业务员等。由此,学校制定出“懂制作、精工艺的女装车间人才,能设计、会创新的女装设计人才,懂销售、会陈列的女装销售人才”女装巧匠三个类别的培育目标。

推出四大改革举措培养“杭派女装巧匠”

明确了“女装巧匠”的培养定位后,学校推出四大改革举措。

一是定制“巧匠晋升课程”。在分析女装三个类型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学校选择具有覆盖性、代表性和拓展性的典型任务,重构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领域,厘定职业能力,研发“巧匠晋升”课程,包括课程内容、技能考核要求、课时、学习领域的描述和师资匹配。这样,所有学生的课表和学科具有共性(晋级的能力高度、岗位宽度和能力体系相同),但每个人有着与众不同的学习课程,体现出个性和差异。这样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所爱、学自己所喜、考自己所长,为个性迥异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成长之路。

二是实施“三环三级教学”。学生围绕作业、产品、艺术品三个层级的主题式学习任务,依次在不同层级参与不同要求的技能训练,获得相应学分和称号,然后晋升至高一级。每一层级的学习形式都按照明晰标准➝实践操作➝考核评价三个循环设计流程,通过三个循环递进发展,同时融入学徒制,实现服装专业学生、女装企业学徒、女装巧匠的无缝对接。

三是形成“三师共导”的健康生态。学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招聘企业名师,外聘行业专家,与校内教师组成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导师合作共同体。在教学工厂,由小导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组成传承导师团;在企业课堂,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学生导师组成精技导师团;在大师工作室,由大师、学生导师、名师组成创新导师团,形成“三师共导”的健康生态。

四是建设乔匠学院。学校联合“女装之都”的知名企业共建服装制造实境与仿真集合、服装设计教学与成衣生产协调、服装专业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乔匠学院”,主要包括教学工厂、企业课堂和大师工作室。教学工厂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分为设计、制版、制作、营销四大工厂,提供女装生产个性化基础能力体验岗位,培育学生女装生产的通识能力。企业课堂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是专门化个性岗位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女装生产核心能力。大师工作室由企业名匠承担,以传承大师技艺为目的,以学徒制为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女装生产的专门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企合作

“这些年,每一届四个班级的学生培养方向越来越明晰,每个班级课程设置越来越专业,学生兴趣更浓,教师的课也更好上了。”学校服装专业市级劳模郑美玲切身感受到教学改革给学生、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2019年,学校以“100%参与赛项、各项目均有金牌入账、师生均有金牌”,创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在工作室学习后,他们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当然,我更希望他们能一直留在工作室。”中国第一批服装制版大师王晓泽受邀在学校设立了大师工作室,进入他的工作室学习的学生,都怀揣强烈学习愿望。

学校建成的立体乔匠学院既是教学实体,又是经济实体,既出人才,又出产品,通过实现“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取得人才培养的新突破,成为“女装之都”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服务平台。乔匠学院近三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或承担产品研发123项,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对于乔司职高的教改,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展画表示,目前服装行业与培养服装人才的专业建设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而怎么转、往哪里转、升什么级,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乔司职高以“乔匠学院”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借助行业大师的技术优势,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成效,为企业合作、职教改革提供了样式。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乔司职业高中校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杭州乔司职高:为“女装之都”精准定制“女装巧匠”

中国教育报 却旦

2020-08-18 11:33

分割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杭州乔司职高:为“女装之都”精准定制“女装巧匠”

中国教育报 却旦

2020-08-18 11:33

分割线

传统服装类人才培养大多对接生产岗位,培养一线的生产技术工人,而实际上,服装产业链上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针对服装类人才培养趋同倾向,浙江省杭州乔司职业高中依据学生的类型特征,重新厘定女装人才培养目标,为杭派女装人才系统化培养践行一条可操作、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班主任吴晓一直记得,汪丽娟刚刚踏入乔司职高时的样子,羞涩腼腆,不太自信,“进校后第一次露出笑容,是在入学职业测评后,她在技术领域得分很高,开心了好久”。高一时,汪丽娟就在女装制版、设计方面显露出不一般的才华。到了高二,她在杭州杰丰服装公司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课堂开始了制版学习,后来在女装大师工作室制版师的指导下,很快成为放码和推码的熟手。

在乔司职高,一个个像汪丽娟这样的学生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为学校个性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受益者,这些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对接产业链找寻培养症结重塑培养定位

“女装之都”杭州的服装智能制造产业急需大量高素质复合型、有迁移能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对接产业链需求,乔司职高对中职层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了解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局限,没体现产业链精准定向。服装产业链上需要的女装类人才是多元化的。学校原有的服装专业群,人才培养不是基于产业链所需,而是基于自己的优势专业,忽视了不同岗位的个性化能力需求。

二是课程趋同倾向,没开设个性化精准课程。原有课程设置核心课程以服装工艺、服装制版为主,而女装生产的面料设计、风格设计、销售陈列、生产过程管理技术等则很少涉及。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企业风格化的需求,跟不上“女装之都”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三是忽视多元个性,没实施差别化精准教学。学生在服装产业链上的岗位有着差别,分为车间人才、设计人才、销售人才等。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按照技能考核、单一大赛等来指导教学,评价方式也侧重于工艺技术和制图制版,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缺少过程性的评价。

四是教学环境单一,没对接职业化行业前沿。服装专业教学主要在学校内实训室进行,单一的教学环境以及统一规划的校内实训场地限制了教学创新和实效。校内实训室装备滞后于女装制作标杆企业多年,难以承担起培养重任。

在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分析了女装产业链上不同岗位的需求和特征,并对岗位画像,描绘出适合中职学生的三类岗位:车间领域、设计领域和销售领域。之后通过对高一新生的职业能力测评,将学生也分为三类:艺术型、操作型和社会型。艺术型匹配女装岗位群中的女装设计师、女装设计助理、面料研发师、图案设计师等,操作型匹配流水操作车工、工艺员、质量检验员、制版师等,社会型匹配女装陈列、销售员、店长、业务员等。由此,学校制定出“懂制作、精工艺的女装车间人才,能设计、会创新的女装设计人才,懂销售、会陈列的女装销售人才”女装巧匠三个类别的培育目标。

推出四大改革举措培养“杭派女装巧匠”

明确了“女装巧匠”的培养定位后,学校推出四大改革举措。

一是定制“巧匠晋升课程”。在分析女装三个类型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学校选择具有覆盖性、代表性和拓展性的典型任务,重构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领域,厘定职业能力,研发“巧匠晋升”课程,包括课程内容、技能考核要求、课时、学习领域的描述和师资匹配。这样,所有学生的课表和学科具有共性(晋级的能力高度、岗位宽度和能力体系相同),但每个人有着与众不同的学习课程,体现出个性和差异。这样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所爱、学自己所喜、考自己所长,为个性迥异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成长之路。

二是实施“三环三级教学”。学生围绕作业、产品、艺术品三个层级的主题式学习任务,依次在不同层级参与不同要求的技能训练,获得相应学分和称号,然后晋升至高一级。每一层级的学习形式都按照明晰标准➝实践操作➝考核评价三个循环设计流程,通过三个循环递进发展,同时融入学徒制,实现服装专业学生、女装企业学徒、女装巧匠的无缝对接。

三是形成“三师共导”的健康生态。学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招聘企业名师,外聘行业专家,与校内教师组成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导师合作共同体。在教学工厂,由小导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组成传承导师团;在企业课堂,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学生导师组成精技导师团;在大师工作室,由大师、学生导师、名师组成创新导师团,形成“三师共导”的健康生态。

四是建设乔匠学院。学校联合“女装之都”的知名企业共建服装制造实境与仿真集合、服装设计教学与成衣生产协调、服装专业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乔匠学院”,主要包括教学工厂、企业课堂和大师工作室。教学工厂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分为设计、制版、制作、营销四大工厂,提供女装生产个性化基础能力体验岗位,培育学生女装生产的通识能力。企业课堂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是专门化个性岗位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女装生产核心能力。大师工作室由企业名匠承担,以传承大师技艺为目的,以学徒制为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女装生产的专门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企合作

“这些年,每一届四个班级的学生培养方向越来越明晰,每个班级课程设置越来越专业,学生兴趣更浓,教师的课也更好上了。”学校服装专业市级劳模郑美玲切身感受到教学改革给学生、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2019年,学校以“100%参与赛项、各项目均有金牌入账、师生均有金牌”,创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在工作室学习后,他们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当然,我更希望他们能一直留在工作室。”中国第一批服装制版大师王晓泽受邀在学校设立了大师工作室,进入他的工作室学习的学生,都怀揣强烈学习愿望。

学校建成的立体乔匠学院既是教学实体,又是经济实体,既出人才,又出产品,通过实现“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取得人才培养的新突破,成为“女装之都”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服务平台。乔匠学院近三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或承担产品研发123项,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对于乔司职高的教改,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展画表示,目前服装行业与培养服装人才的专业建设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而怎么转、往哪里转、升什么级,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乔司职高以“乔匠学院”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借助行业大师的技术优势,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成效,为企业合作、职教改革提供了样式。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乔司职业高中校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杭州乔司职高:为“女装之都”精准定制“女装巧匠”

-

分割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