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湖南:“去小学化”的有效探索

中国教育报 李伦娥 张晓雅

2020-12-06 16:02

分割线

日前,湖南师范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大树,感受季节变化对身边植物的影响。晏湛 摄

时间要追溯到8年前。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指南》的实验和经验推广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一批实验区。”

8年过去,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实验结果怎样?

淡黄的、金黄的、橘红的桂花,秋雨中飘香洒落的日子里,我们深入湖南省20多个城乡幼儿园采访,惊喜地发现:湖南省行动迅速,2013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班子,这几年在一些园所进行了充分的实验,许多幼儿园真正实现了“去小学化”。

《指南》来了——“就像给正瞌睡的人送上了枕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9年,记者到某县采访,这个县某乡镇按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投入600多万元建成的公办园,气派漂亮,设施齐全,师资也不错。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所有12位教师能容纳200来个孩子的收费低廉的公办园,只招到81个孩子。而几百米外的一所民办园,面积小、光线暗、设施差,在园幼儿居然比公办园还多。

“就这几十个孩子,好多还是我做工作才来的。”年轻的园长领着记者参观她引以为豪的设施,却又万般无奈地说,2017年9月开办时才50多个孩子。

2019年春季开学时,她拎着牛奶、书包等物品上门动员,有个孩子的奶奶婉拒:“在你那儿学不到东西。”还有一个孩子的妈妈说:“本来在民办园还认识几十个字,到你那儿读了半年书,已经认得的字又都还回去了。”

“当时这是个普遍现象。”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彭世华教授介绍,很长一段时间,湖南省农村的学前教育,几乎都是以办“学前班”为主,招收的主要是五六岁的学龄前儿童,“拼音、算术、认字、美术、音乐、体育”,孩子们甚至如小学般上课,家长也以自己的孩子还没入学,就会认字、背诗为自豪。

2013年,他和同事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280所幼儿园做了抽样调查,有“小学化”倾向的高达68.7%。“哪里是儿童游戏,分明是在游戏儿童。”

《指南》的颁布,对这种“小学化”倾向,无异于当头棒喝。《指南》倡导的是,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超前教育”。

《指南》颁布之际,正是湖南省实施“教育强省行动计划”如火如荼之时,其中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让湖南省的学前教育有了较大发展。2013年年底,全省有幼儿园13000多所,在园幼儿19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7.2%。

“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保教质量都还不高,‘小学化’倾向比较明显。”时任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说,当时正需要《指南》来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来指导科学保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就像给正瞌睡的人送上了枕头。”新化县壮苗幼儿园园长曾红云说,她办有全县最大的民办园,学前教育科班出身的她,想尽量避免“小学化”,为此到处学习,却总是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指南》来得太及时了。”

《指南》湖南化——8年精心打造“好拐杖”

《指南》是好,但要将其精神真正贯彻落实,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湖南省的做法,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2013年4月,湖南省正式下发《关于开展贯彻〈指南〉实验工作的通知》,并成立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同时确定长沙、郴州、常德3个省级实验区,18个市州实验区,315所实验园,240所重点联系园。

据最新统计,整个实验过程,湖南省教育厅前后印发了12份文件,7次以厅里名义召开实验工作会议,厅领导8次出席会议并作主旨讲话,最后实际筹措到的实验经费也增加到971.73万元。

二是建设科学的园本学习活动体系。这个全称为《湖南省贯彻〈指南〉幼儿园学习活动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文件,被彭世华誉为贯彻《指南》精神的“好拐杖”。这个“好拐杖”按照基本、普适、保底的要求,依据《指南》精神和湖南省实际,研究提出了湖南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基本内容、基本途径,湖南省幼儿园学习活动的计划、评价要点。

“听起来有点拗口吧?”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学前教育协会秘书长路奇,8年来一直专注此项工作,他说,这个《体系》内容丰富,包括新型课程及教学设计,还包括配套资源:幼儿园学习活动资源《体验与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项目与材料》,以及幼儿家园共育方案和资源《爸爸妈妈讲故事》等。

为此,湖南省组织了全省顶尖的60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历时3年,前后大面积2轮共5年多的试行,国内顶尖级的几十位学前教育专家专程一次次指导,再先后2轮检测、21次修改,才初步完成。记者采访时,数百家幼儿园正在实验之中。

三是精心打造省级“大样本”。按照新的《体系》要求,幼儿园每天只进行一个小时的“集中”教学,其他时间干什么?一批示范园应运而生。

“几乎每个礼拜我们都在一起切磋讨论,解决问题。”路奇说,实验团队在全省选择了一些基础条件好、师资队伍强的幼儿园先行先试,打造成可看可学的“样板间”。

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就是这样的“样板间”。

记者采访时,第三期基地园跟岗培训正在这个园进行,来自51个基地园的153名教师,在此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主题分享、活动观摩、跟岗心得报告……晚上都在学习。

“我们全天候360度无死角开放。”园长周粮平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大规模地接受跟岗培训,学员看到的,就是幼儿园的日常状态,“可学习、能参考、便模仿。”

坚持——“哪怕暂时流失些孩子,也不能停止实验”

“样板间”毕竟很少。

这场贯彻《指南》精神的行动研究,需要在真实、自然的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牵动着园区环境、材料添置、教师工作、幼儿活动以及家长的支持等若干环节。

加之实验采取“大样本研究”,实验对象须分布在全省,各种类型的园都得有代表,以形成一定量的数据支撑。因此,实验范围之广、难度之大、障碍之多,远超预想。

实验团队推出的《体系》里,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从集体教学为主变成区域活动为主,充分重视游戏活动和家园共育,兼顾集体教学活动。相应地,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实验还倡导将以上各种活动有机整合,以确保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对幼儿园也提出了挑战。更难的是家长。上课少了,不教拼音和算术了,家长不干了。

新化县的洋溪镇,是全国著名的“文印之乡”。年轻的村支书刘志峰介绍,复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村镇的富裕,因此他和两个初中同学合伙,投资6000多万元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志峰·星冉幼儿园”。“因为我们参与这个实验,2017年开园时,试读一个月后,73个孩子走了7个。”幼儿园负责人范雄光说,因为爷爷奶奶们抱怨“孩子数数都不会”,但一年后,又回流了4人。记者采访时,该园在园幼儿已达212人。

“(参与实验)最开始,每学期都会流失10至20个孩子,现在基本没有了。”同样参加了实验的该县爱上幼儿园园长刘福珍说,作为民办园,她宁可“哪怕暂时流失些孩子,也不能停止实验”。

“我们全县所有幼儿园都参加了实验。”保靖县教育局幼教专干徐芸说,全县137所幼儿园(包括教学点),都在使用《体系》。

作为实验县,保靖县毕竟只有在园幼儿7000多人,人口大县新化县,在园幼儿有4万多人,如何让大多数幼儿园都接受并逐渐使用《体系》?

“基地园带动。”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教育局干部杨明初说。比如有23年办园历史的省级骨干园壮苗幼儿园,就帮扶了8所园。

保靖县新城中郡幼儿园,是县里规模最大的,有406个孩子。“成为基地园后,我们进行了多项改革。”执行园长罗娟说,比如区域活动,仅仅户外,就新创设了“新城农家乐”“种植区”等活动区,视天气和集中教学等情况灵活调整安排。这样一来,老师们又成了搬运工、清洁工、农夫、厨师……“累得不行,好多人都不干了。”罗娟讲述着其中的艰辛,甚至流下了眼泪。

但他们咬牙坚持,因为看到了“实验在倒逼老师们成长”。

“以前哪有什么集体备课,我一喊开会,大家找各种理由推脱。”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吴峰林说,现在就不一样了,从班主任、年级组长到教研主任,每周一次集体备课雷打不动。

家长和孩子们的变化更让大家感到惊喜。

保靖县桐木棋幼儿园,之前幼儿园搞些改革,比如端午节教孩子们包粽子等,家长会找园长曾黎抱怨:“学这东西有什么用?”成为基地园后,园里全力打造民间体育游戏特色,孩子们学剪纸、打陀螺、滚铁环、踩高跷、玩龙灯,家长甚至会帮着做道具。

“最大的变化是观念,从教师为本转变为倡导儿童视角。”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园长陈浩军是湖南省少有的正高级职称幼师,她说,“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

“现在是‘孩子在前,老师在后’。”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年轻的副园长颜秋灵用8个字概括。

这种“尊重儿童”“尊重生命”的幼教观念,正是《指南》的精髓。(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张晓雅)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 黄鹏举

审核: 黄鹏举

湖南:“去小学化”的有效探索

中国教育报 李伦娥 张晓雅

2020-12-06 16:02

分割线

责编: 黄鹏举

审核: 黄鹏举

湖南:“去小学化”的有效探索

中国教育报 李伦娥 张晓雅

2020-12-06 16:02

分割线

日前,湖南师范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大树,感受季节变化对身边植物的影响。晏湛 摄

时间要追溯到8年前。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指南》的实验和经验推广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一批实验区。”

8年过去,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实验结果怎样?

淡黄的、金黄的、橘红的桂花,秋雨中飘香洒落的日子里,我们深入湖南省20多个城乡幼儿园采访,惊喜地发现:湖南省行动迅速,2013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班子,这几年在一些园所进行了充分的实验,许多幼儿园真正实现了“去小学化”。

《指南》来了——“就像给正瞌睡的人送上了枕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9年,记者到某县采访,这个县某乡镇按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投入600多万元建成的公办园,气派漂亮,设施齐全,师资也不错。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所有12位教师能容纳200来个孩子的收费低廉的公办园,只招到81个孩子。而几百米外的一所民办园,面积小、光线暗、设施差,在园幼儿居然比公办园还多。

“就这几十个孩子,好多还是我做工作才来的。”年轻的园长领着记者参观她引以为豪的设施,却又万般无奈地说,2017年9月开办时才50多个孩子。

2019年春季开学时,她拎着牛奶、书包等物品上门动员,有个孩子的奶奶婉拒:“在你那儿学不到东西。”还有一个孩子的妈妈说:“本来在民办园还认识几十个字,到你那儿读了半年书,已经认得的字又都还回去了。”

“当时这是个普遍现象。”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彭世华教授介绍,很长一段时间,湖南省农村的学前教育,几乎都是以办“学前班”为主,招收的主要是五六岁的学龄前儿童,“拼音、算术、认字、美术、音乐、体育”,孩子们甚至如小学般上课,家长也以自己的孩子还没入学,就会认字、背诗为自豪。

2013年,他和同事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280所幼儿园做了抽样调查,有“小学化”倾向的高达68.7%。“哪里是儿童游戏,分明是在游戏儿童。”

《指南》的颁布,对这种“小学化”倾向,无异于当头棒喝。《指南》倡导的是,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超前教育”。

《指南》颁布之际,正是湖南省实施“教育强省行动计划”如火如荼之时,其中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让湖南省的学前教育有了较大发展。2013年年底,全省有幼儿园13000多所,在园幼儿19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7.2%。

“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保教质量都还不高,‘小学化’倾向比较明显。”时任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说,当时正需要《指南》来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来指导科学保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就像给正瞌睡的人送上了枕头。”新化县壮苗幼儿园园长曾红云说,她办有全县最大的民办园,学前教育科班出身的她,想尽量避免“小学化”,为此到处学习,却总是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指南》来得太及时了。”

《指南》湖南化——8年精心打造“好拐杖”

《指南》是好,但要将其精神真正贯彻落实,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湖南省的做法,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2013年4月,湖南省正式下发《关于开展贯彻〈指南〉实验工作的通知》,并成立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同时确定长沙、郴州、常德3个省级实验区,18个市州实验区,315所实验园,240所重点联系园。

据最新统计,整个实验过程,湖南省教育厅前后印发了12份文件,7次以厅里名义召开实验工作会议,厅领导8次出席会议并作主旨讲话,最后实际筹措到的实验经费也增加到971.73万元。

二是建设科学的园本学习活动体系。这个全称为《湖南省贯彻〈指南〉幼儿园学习活动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文件,被彭世华誉为贯彻《指南》精神的“好拐杖”。这个“好拐杖”按照基本、普适、保底的要求,依据《指南》精神和湖南省实际,研究提出了湖南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基本内容、基本途径,湖南省幼儿园学习活动的计划、评价要点。

“听起来有点拗口吧?”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学前教育协会秘书长路奇,8年来一直专注此项工作,他说,这个《体系》内容丰富,包括新型课程及教学设计,还包括配套资源:幼儿园学习活动资源《体验与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项目与材料》,以及幼儿家园共育方案和资源《爸爸妈妈讲故事》等。

为此,湖南省组织了全省顶尖的60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历时3年,前后大面积2轮共5年多的试行,国内顶尖级的几十位学前教育专家专程一次次指导,再先后2轮检测、21次修改,才初步完成。记者采访时,数百家幼儿园正在实验之中。

三是精心打造省级“大样本”。按照新的《体系》要求,幼儿园每天只进行一个小时的“集中”教学,其他时间干什么?一批示范园应运而生。

“几乎每个礼拜我们都在一起切磋讨论,解决问题。”路奇说,实验团队在全省选择了一些基础条件好、师资队伍强的幼儿园先行先试,打造成可看可学的“样板间”。

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就是这样的“样板间”。

记者采访时,第三期基地园跟岗培训正在这个园进行,来自51个基地园的153名教师,在此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主题分享、活动观摩、跟岗心得报告……晚上都在学习。

“我们全天候360度无死角开放。”园长周粮平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大规模地接受跟岗培训,学员看到的,就是幼儿园的日常状态,“可学习、能参考、便模仿。”

坚持——“哪怕暂时流失些孩子,也不能停止实验”

“样板间”毕竟很少。

这场贯彻《指南》精神的行动研究,需要在真实、自然的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牵动着园区环境、材料添置、教师工作、幼儿活动以及家长的支持等若干环节。

加之实验采取“大样本研究”,实验对象须分布在全省,各种类型的园都得有代表,以形成一定量的数据支撑。因此,实验范围之广、难度之大、障碍之多,远超预想。

实验团队推出的《体系》里,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从集体教学为主变成区域活动为主,充分重视游戏活动和家园共育,兼顾集体教学活动。相应地,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实验还倡导将以上各种活动有机整合,以确保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对幼儿园也提出了挑战。更难的是家长。上课少了,不教拼音和算术了,家长不干了。

新化县的洋溪镇,是全国著名的“文印之乡”。年轻的村支书刘志峰介绍,复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村镇的富裕,因此他和两个初中同学合伙,投资6000多万元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志峰·星冉幼儿园”。“因为我们参与这个实验,2017年开园时,试读一个月后,73个孩子走了7个。”幼儿园负责人范雄光说,因为爷爷奶奶们抱怨“孩子数数都不会”,但一年后,又回流了4人。记者采访时,该园在园幼儿已达212人。

“(参与实验)最开始,每学期都会流失10至20个孩子,现在基本没有了。”同样参加了实验的该县爱上幼儿园园长刘福珍说,作为民办园,她宁可“哪怕暂时流失些孩子,也不能停止实验”。

“我们全县所有幼儿园都参加了实验。”保靖县教育局幼教专干徐芸说,全县137所幼儿园(包括教学点),都在使用《体系》。

作为实验县,保靖县毕竟只有在园幼儿7000多人,人口大县新化县,在园幼儿有4万多人,如何让大多数幼儿园都接受并逐渐使用《体系》?

“基地园带动。”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教育局干部杨明初说。比如有23年办园历史的省级骨干园壮苗幼儿园,就帮扶了8所园。

保靖县新城中郡幼儿园,是县里规模最大的,有406个孩子。“成为基地园后,我们进行了多项改革。”执行园长罗娟说,比如区域活动,仅仅户外,就新创设了“新城农家乐”“种植区”等活动区,视天气和集中教学等情况灵活调整安排。这样一来,老师们又成了搬运工、清洁工、农夫、厨师……“累得不行,好多人都不干了。”罗娟讲述着其中的艰辛,甚至流下了眼泪。

但他们咬牙坚持,因为看到了“实验在倒逼老师们成长”。

“以前哪有什么集体备课,我一喊开会,大家找各种理由推脱。”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吴峰林说,现在就不一样了,从班主任、年级组长到教研主任,每周一次集体备课雷打不动。

家长和孩子们的变化更让大家感到惊喜。

保靖县桐木棋幼儿园,之前幼儿园搞些改革,比如端午节教孩子们包粽子等,家长会找园长曾黎抱怨:“学这东西有什么用?”成为基地园后,园里全力打造民间体育游戏特色,孩子们学剪纸、打陀螺、滚铁环、踩高跷、玩龙灯,家长甚至会帮着做道具。

“最大的变化是观念,从教师为本转变为倡导儿童视角。”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园长陈浩军是湖南省少有的正高级职称幼师,她说,“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

“现在是‘孩子在前,老师在后’。”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年轻的副园长颜秋灵用8个字概括。

这种“尊重儿童”“尊重生命”的幼教观念,正是《指南》的精髓。(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张晓雅)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 黄鹏举

审核: 黄鹏举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