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济南历城:打通机制堵点 迸发办学活力

中国教育报 魏海政 张桂玲 刘爱君

2020-11-17 12:28

分割线

■本期聚焦·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系列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基层反映的对学校“管得太多、激励不够、保障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18项举措,要求各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实际困难。

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关键在于机制改革。作为一方区域教育的决策者,如何抓住这一“牛鼻子”,调动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新生。

扩展领航“辐射圈”

重构区域教育新格局

记者:对于历城区而言,区域教育发展的难点是什么?在现有的资源下,如何破题?

李新生:通过深入调研,我们梳理出了区域内教育问题清单,找出了教育资源配置最突出的问题,比如主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低于社会期待。历城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片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重点项目落地及人才引进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乡村教育管理不规范,街镇教育办的统筹作用发挥不够等。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绘制了重点构建“一园一圈十学区”的教育布局新蓝图:“一园”就是依托历城二中教育集团,把唐冶片区打造成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园区,成为省市教育发展新标杆;密切跟进自贸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迅速打造几所在全市有影响的品牌小学和幼儿园。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学纳入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实施一体化管理。

“一圈”就是采取“外迁、联动、整体提升”工作措施,扩大洪楼主城区优质教育圈。比如,在彩石镇建一所60班寄宿制高中,挂名“历城二中彩石校区”,历城五中、历城实验初中逐步扩大规模,纳入历城二中一体化管理;争取建设资金,逐步将原洪楼高中和现机关幼儿园校舍交由历城三中使用,实现洪楼主城区初中与小学一体化管理总体格局。

“十学区”就是创新街道中小学管理机制,实施学区制管理,重点理顺教体局与街道办事处的权限边界,形成共兴教育的正能量,吸引历城区玉圃和稼轩教育基金会力量支持街道办学改革。从整体上优化乡村学校布局,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当然,建立教育集团带动区域教育发展,首先集团领航校自身要有强大的“造血”功能,既要有能力“输血”,还不能被成员校拖垮,不能“削峰填谷”。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历城区只有历城二中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赋予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必要的“责权利”,让集团把精力聚焦在地业务指导和经验输出上。比如,依托历城二中少年科学院成立的历城区少年科学院,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出了较有成效的探索,成了历城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

选优配强“领头雁”

强化教育家办学导向

记者:区域教育要形成“活力迸发”的生态,离不开一支思想与业务素质过硬的校长教师队伍“领头雁”。如何释放他们的能量?

李新生:在入口时严格把关,在办学上充分信任他们。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们努力营造校长们干事创业的良好教育生态,坚决推进“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体制机制改革,让适合当校长的人“在其位,谋其政”。

在今年的校长队伍调整中,我区有3所学校的校长经综合考虑并结合个人意愿,调整到其他学校担任副校长;有几位校长根据末位淘汰等原则,直接免去了校长职位,成为一线普通教师;还有的校长因为年龄大、岗位不适应、跟不上发展节奏等原因,主动让位退出了校长行列。

所有调整的校长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均在适合自己的新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很多校长也通过对标先进,查找自身不足,明白了“人岗相宜”“各归其位”是最好的选择。彩石中心小学原来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新一轮的人事调整过程中,历城教体局原团工委书记任鹏竞聘到该校任校长后,从学生习惯养成的言行点滴抓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就发生了变化。

同时,我们大力引进名师名校长。一年内就引入了14人,其中包括3名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人选,占全区校长的8%。通过“搭台子,给位子,压担子”,开展项目式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要求名校长名师在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学科的同时,还要使其所在的学校成为全区校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黄埔军校”,释放其“鲇鱼效应”和“叠加效应”。

精心遴选有培养潜力的百余名中青年校长教师进入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学习,助推他们快速成长。比如,我们引进的教育部领航工程人选孙镜峰校长,从4月份开始在全区拉开了“大概念单元教学”的主题系列培训大幕,来自各小学的130多名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和体育种子教师和校长参与其中。如华山盖佳小学校长傅维燕在培训中受到启发后,将“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学校课程建设中,开启了新一轮紧锣密鼓的课改行动,也燃起了全校教师的研究热情。

按下“放管服”快进键

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记者:在教师队伍管理培养培训机制方面,如何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

李新生:一是充分赋予校长“用人权”。以往在教师队伍调配过程中,大多是因为干得不好,或不想认真干的,通过各种关系渠道要求调动,这在无形中打击了那些勤恳敬业教师的积极性。今年我们新出台的教师调配机制,则彻底打破了这个怪圈:“干得好”成为教师调动的首要条件,并充分尊重校长的用人自主权,明确了干得不好不能调动、对方不需要或考察不合格的不能调动,以此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赋予教育专家团队“教研训”领域的“学术权”。历城区近年来通过到知名师范院校选聘和社会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大力补充优秀青年教师,并建立了“名师带动、专业指导、梯次培养”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全国德育名校长邹胜、齐鲁名校长李成泉等一批省级名师名校长驻在我区薄弱学校,手把手培养教师,在全区教师中形成了“比干劲、比能力、比业绩”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充分释放教育集团的“品牌带动力”。在以行政力量推动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挖掘教育集团民间性质的品牌带动力,吸引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历城二中教育集团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解决行政力量不容易推动的问题,在全区教师群体中形成了“人人渴望成长、人人努力成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教育发展非一日之功。历城教育虽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校长、教师队伍的培养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完善宏观管理和内部治理机制、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济南历城:打通机制堵点 迸发办学活力

中国教育报 魏海政 张桂玲 刘爱君

2020-11-17 12:28

分割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济南历城:打通机制堵点 迸发办学活力

中国教育报 魏海政 张桂玲 刘爱君

2020-11-17 12:28

分割线

■本期聚焦·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系列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基层反映的对学校“管得太多、激励不够、保障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18项举措,要求各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实际困难。

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关键在于机制改革。作为一方区域教育的决策者,如何抓住这一“牛鼻子”,调动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新生。

扩展领航“辐射圈”

重构区域教育新格局

记者:对于历城区而言,区域教育发展的难点是什么?在现有的资源下,如何破题?

李新生:通过深入调研,我们梳理出了区域内教育问题清单,找出了教育资源配置最突出的问题,比如主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低于社会期待。历城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片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重点项目落地及人才引进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乡村教育管理不规范,街镇教育办的统筹作用发挥不够等。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绘制了重点构建“一园一圈十学区”的教育布局新蓝图:“一园”就是依托历城二中教育集团,把唐冶片区打造成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园区,成为省市教育发展新标杆;密切跟进自贸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迅速打造几所在全市有影响的品牌小学和幼儿园。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学纳入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实施一体化管理。

“一圈”就是采取“外迁、联动、整体提升”工作措施,扩大洪楼主城区优质教育圈。比如,在彩石镇建一所60班寄宿制高中,挂名“历城二中彩石校区”,历城五中、历城实验初中逐步扩大规模,纳入历城二中一体化管理;争取建设资金,逐步将原洪楼高中和现机关幼儿园校舍交由历城三中使用,实现洪楼主城区初中与小学一体化管理总体格局。

“十学区”就是创新街道中小学管理机制,实施学区制管理,重点理顺教体局与街道办事处的权限边界,形成共兴教育的正能量,吸引历城区玉圃和稼轩教育基金会力量支持街道办学改革。从整体上优化乡村学校布局,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当然,建立教育集团带动区域教育发展,首先集团领航校自身要有强大的“造血”功能,既要有能力“输血”,还不能被成员校拖垮,不能“削峰填谷”。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历城区只有历城二中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赋予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必要的“责权利”,让集团把精力聚焦在地业务指导和经验输出上。比如,依托历城二中少年科学院成立的历城区少年科学院,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出了较有成效的探索,成了历城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

选优配强“领头雁”

强化教育家办学导向

记者:区域教育要形成“活力迸发”的生态,离不开一支思想与业务素质过硬的校长教师队伍“领头雁”。如何释放他们的能量?

李新生:在入口时严格把关,在办学上充分信任他们。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们努力营造校长们干事创业的良好教育生态,坚决推进“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体制机制改革,让适合当校长的人“在其位,谋其政”。

在今年的校长队伍调整中,我区有3所学校的校长经综合考虑并结合个人意愿,调整到其他学校担任副校长;有几位校长根据末位淘汰等原则,直接免去了校长职位,成为一线普通教师;还有的校长因为年龄大、岗位不适应、跟不上发展节奏等原因,主动让位退出了校长行列。

所有调整的校长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均在适合自己的新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很多校长也通过对标先进,查找自身不足,明白了“人岗相宜”“各归其位”是最好的选择。彩石中心小学原来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新一轮的人事调整过程中,历城教体局原团工委书记任鹏竞聘到该校任校长后,从学生习惯养成的言行点滴抓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就发生了变化。

同时,我们大力引进名师名校长。一年内就引入了14人,其中包括3名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人选,占全区校长的8%。通过“搭台子,给位子,压担子”,开展项目式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要求名校长名师在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学科的同时,还要使其所在的学校成为全区校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黄埔军校”,释放其“鲇鱼效应”和“叠加效应”。

精心遴选有培养潜力的百余名中青年校长教师进入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学习,助推他们快速成长。比如,我们引进的教育部领航工程人选孙镜峰校长,从4月份开始在全区拉开了“大概念单元教学”的主题系列培训大幕,来自各小学的130多名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和体育种子教师和校长参与其中。如华山盖佳小学校长傅维燕在培训中受到启发后,将“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学校课程建设中,开启了新一轮紧锣密鼓的课改行动,也燃起了全校教师的研究热情。

按下“放管服”快进键

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记者:在教师队伍管理培养培训机制方面,如何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

李新生:一是充分赋予校长“用人权”。以往在教师队伍调配过程中,大多是因为干得不好,或不想认真干的,通过各种关系渠道要求调动,这在无形中打击了那些勤恳敬业教师的积极性。今年我们新出台的教师调配机制,则彻底打破了这个怪圈:“干得好”成为教师调动的首要条件,并充分尊重校长的用人自主权,明确了干得不好不能调动、对方不需要或考察不合格的不能调动,以此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赋予教育专家团队“教研训”领域的“学术权”。历城区近年来通过到知名师范院校选聘和社会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大力补充优秀青年教师,并建立了“名师带动、专业指导、梯次培养”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全国德育名校长邹胜、齐鲁名校长李成泉等一批省级名师名校长驻在我区薄弱学校,手把手培养教师,在全区教师中形成了“比干劲、比能力、比业绩”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充分释放教育集团的“品牌带动力”。在以行政力量推动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挖掘教育集团民间性质的品牌带动力,吸引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历城二中教育集团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解决行政力量不容易推动的问题,在全区教师群体中形成了“人人渴望成长、人人努力成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教育发展非一日之功。历城教育虽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校长、教师队伍的培养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完善宏观管理和内部治理机制、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济南历城:打通机制堵点 迸发办学活力

-

分割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