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用“教育智慧”攻克“难中之难”——来自凉山脱贫攻坚收官战一线的对话

中国教育报 鲁磊

2020-06-16 16:29

分割线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这里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四川充分发挥教育在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全省教育战线派出的扶贫干部前赴后继,在脱贫攻坚中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极大改变了凉山群众的精神面貌。

今年,凉山将全面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贫困群众脱贫任务。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与长期扎根在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李凯和一直关注凉山的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展开了深度对话,探寻脱贫攻坚中的“教育智慧”。

打通新路、盖好新房、建好新学校

记者: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对凉山脱贫攻坚高度重视、对彝区群众十分牵挂。这几年来,凉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贺盛瑜: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凉山不少边远的村寨我都去过。过去,彝族群众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以住房为例,大多数都是土坯房,低矮、潮湿,通风、采光都很差,没有客厅、卧房、厨房的分区,只有人畜混居的一室。席地而坐、席地而卧是生活的常态。不少高半山区,一到冬天,溪水封冻,就会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去过凉山的人都为之揪心,我也一样。

今年4月,我到美姑县看望了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马卡以子一家,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让我十分安心。在易地搬迁的安置点里,房间宽敞明亮,各种基本生活设施和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以说是“拎包入住”。家里的大人可以就近在产业扶贫项目和社区公益岗位上就业,两个孩子也可以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日子越过越好。

马卡以子一家生活的改善就是凉山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的要求,凉山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截至今年5月底,今年计划摘帽的7个贫困县中,大部分已经完成了住房建设。搬进新房、住进新家,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让困难群众持续脱贫致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李凯:2018年,我到凉山参加脱贫攻坚工作,见证了凉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凉山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彝族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以三河村为例,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子的真实写照。村子产业结构单一,无主导产业,无村集体经济,吃水困难,村民生活十分艰难。两年来,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村“一低七有”目标,规划了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152套住房。为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我们在13公里外的解放沟找到了稳定水源,彻底结束了老百姓从几公里的村外背水吃的历史。为解决老百姓出行难、农产品优质难变优价问题,我们建成了通村柏油路,让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

三河村各村民小组位置分散,为了保证每一个孩子就近入学,我们积极争取捐赠资金,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90余名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城镇幼儿园一样的设施和师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贫瘠的小山村正上演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借猪还猪,借鸡还鸡”的智慧

记者:“扶贫先扶智”。这几年,教育在凉山脱贫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李凯:我所在的西南石油大学,从2016年开始向凉山派驻教职员工参与扶贫工作。在金阳县,我们的扶贫干部发现,当地不少群众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等靠要”思想严重。学校向贫困户发放的“脱贫鸡”“致富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吃掉了。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学校最终确定了以“借猪还猪,借鸡还鸡”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养殖帮扶措施。学校出资购买猪和鸡,借给每个贫困户一头小母猪、20只小母鸡进行养殖,邀请养殖专家对群众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同时与村集体及贫困户签订借养三方协议,待租借期满后,贫困户将等价小猪和小鸡还给村里,作为村集体经济所有,在养殖过程中,如果猪和鸡自然死亡,贫困户不作赔偿。

这项举措通过“借”的方式,让彝族群众明白了“责任”与“权利”的新观念,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勤劳致富问题,还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如今,“借猪还猪,借鸡还鸡”政策已在凉山普遍推广。

脱贫攻坚,不仅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要促使大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贺盛瑜:西昌学院是凉山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一直以来立足凉山,服务凉山,在脱贫攻坚中,学院充分激活学校人才、科技、教育动能,将学校建成服务凉山脱贫奔小康的“行动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凉山脱贫奔康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科技和产业支撑。

近年来,西昌学院对二级学院(部)和专业进行归类调整,确定了“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总体思路,让学院更深度地融入凉山。

学院通过“彝区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志愿者支教等措施,助力教育扶贫。我们在深度贫困县建起了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科技服务、科普宣传,为凉山特色粮食作物和果蔬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咨询服务,助农增收致富。

我们还开展文化服务和彝区乡村美化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学院构建了“三层次六结合”禁毒防艾教育模式,每年组织2000名志愿者深入凉山17个县市开展宣传教育……

如今,学院教学科研与凉山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到凉山的城镇乡村、田间地头,经常能看见西昌学院教师学生的身影,他们利用科研和专业优势,传播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让古老的大凉山充满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靠教育

记者:下一步,咱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凉山如何才能巩固好脱贫成果,从长远看,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贺盛瑜:从长远来看,凉山要实现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人才、靠教育。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凉山教育底子薄,欠账多,是“短板中的短板”,教育的落后是凉山最大的落后。

一方面,受多子多福等思想的影响,凉山早生早育、多生超生的问题十分突出,凉山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负载”非常大;另一方面,各个领域都存在人才基础薄弱、人才质量不高、人才引留困难等突出问题,具体到教育领域,就是优秀教师引不来、用不上、干不好、留不住,这也是凉山教育发展“卡脖子”的问题。

李凯: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深处的三河村,走进困难群众家中,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奔康之策。他对彝族乡亲们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

习总书记指出了凉山脱贫攻坚工作的“要害”。凉山彝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直接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同时,凉山处于横断山区核心地带,山高谷深,交通发展长期滞后,彝族群众生活环境长期封闭,从昭觉县支尔莫乡的“悬崖村”就可知一二。

现在,凉山生活条件好了,但一些落后的观念和习俗仍然存在,例如婚嫁的高额彩礼、葬礼大操大办、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不强等,这些都是横亘在小康之路上的“拦路虎”。

凉山脱贫之难,难在不仅仅要让群众从物质贫困中“走出来”,更要从精神贫困中“站起来”。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必须多管齐下,移风易俗,为将来持续脱贫、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贺盛瑜:李书记说得对。解决凉山当前的绝对贫困和将来的相对贫困,从根本上需要加大对凉山高等教育培养本地人才的支持力度,破解凉山人才荒问题。凉山本土人才主要输送高校有西昌学院、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共3所学校,每年为凉山培养的人才不足3000人,而目前全州相关产业的应用技术人才尚缺近10万人。

教育是实现凉山振兴的最根本力量和保证,因此,我建议要多渠道加强凉山高校定向、订单培养力度,优先解决一批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大对凉山高校的资金倾斜力度,提升高校培养地方人才的能力。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用“教育智慧”攻克“难中之难”——来自凉山脱贫攻坚收官战一线的对话

中国教育报 鲁磊

2020-06-16 16:29

分割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用“教育智慧”攻克“难中之难”——来自凉山脱贫攻坚收官战一线的对话

中国教育报 鲁磊

2020-06-16 16:29

分割线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这里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四川充分发挥教育在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全省教育战线派出的扶贫干部前赴后继,在脱贫攻坚中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极大改变了凉山群众的精神面貌。

今年,凉山将全面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贫困群众脱贫任务。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与长期扎根在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李凯和一直关注凉山的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展开了深度对话,探寻脱贫攻坚中的“教育智慧”。

打通新路、盖好新房、建好新学校

记者: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对凉山脱贫攻坚高度重视、对彝区群众十分牵挂。这几年来,凉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贺盛瑜: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凉山不少边远的村寨我都去过。过去,彝族群众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以住房为例,大多数都是土坯房,低矮、潮湿,通风、采光都很差,没有客厅、卧房、厨房的分区,只有人畜混居的一室。席地而坐、席地而卧是生活的常态。不少高半山区,一到冬天,溪水封冻,就会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去过凉山的人都为之揪心,我也一样。

今年4月,我到美姑县看望了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马卡以子一家,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让我十分安心。在易地搬迁的安置点里,房间宽敞明亮,各种基本生活设施和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以说是“拎包入住”。家里的大人可以就近在产业扶贫项目和社区公益岗位上就业,两个孩子也可以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日子越过越好。

马卡以子一家生活的改善就是凉山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的要求,凉山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截至今年5月底,今年计划摘帽的7个贫困县中,大部分已经完成了住房建设。搬进新房、住进新家,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让困难群众持续脱贫致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李凯:2018年,我到凉山参加脱贫攻坚工作,见证了凉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凉山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彝族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以三河村为例,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子的真实写照。村子产业结构单一,无主导产业,无村集体经济,吃水困难,村民生活十分艰难。两年来,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村“一低七有”目标,规划了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152套住房。为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我们在13公里外的解放沟找到了稳定水源,彻底结束了老百姓从几公里的村外背水吃的历史。为解决老百姓出行难、农产品优质难变优价问题,我们建成了通村柏油路,让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

三河村各村民小组位置分散,为了保证每一个孩子就近入学,我们积极争取捐赠资金,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90余名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城镇幼儿园一样的设施和师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贫瘠的小山村正上演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借猪还猪,借鸡还鸡”的智慧

记者:“扶贫先扶智”。这几年,教育在凉山脱贫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李凯:我所在的西南石油大学,从2016年开始向凉山派驻教职员工参与扶贫工作。在金阳县,我们的扶贫干部发现,当地不少群众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等靠要”思想严重。学校向贫困户发放的“脱贫鸡”“致富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吃掉了。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学校最终确定了以“借猪还猪,借鸡还鸡”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养殖帮扶措施。学校出资购买猪和鸡,借给每个贫困户一头小母猪、20只小母鸡进行养殖,邀请养殖专家对群众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同时与村集体及贫困户签订借养三方协议,待租借期满后,贫困户将等价小猪和小鸡还给村里,作为村集体经济所有,在养殖过程中,如果猪和鸡自然死亡,贫困户不作赔偿。

这项举措通过“借”的方式,让彝族群众明白了“责任”与“权利”的新观念,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勤劳致富问题,还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如今,“借猪还猪,借鸡还鸡”政策已在凉山普遍推广。

脱贫攻坚,不仅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要促使大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贺盛瑜:西昌学院是凉山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一直以来立足凉山,服务凉山,在脱贫攻坚中,学院充分激活学校人才、科技、教育动能,将学校建成服务凉山脱贫奔小康的“行动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凉山脱贫奔康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科技和产业支撑。

近年来,西昌学院对二级学院(部)和专业进行归类调整,确定了“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总体思路,让学院更深度地融入凉山。

学院通过“彝区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志愿者支教等措施,助力教育扶贫。我们在深度贫困县建起了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科技服务、科普宣传,为凉山特色粮食作物和果蔬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咨询服务,助农增收致富。

我们还开展文化服务和彝区乡村美化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学院构建了“三层次六结合”禁毒防艾教育模式,每年组织2000名志愿者深入凉山17个县市开展宣传教育……

如今,学院教学科研与凉山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到凉山的城镇乡村、田间地头,经常能看见西昌学院教师学生的身影,他们利用科研和专业优势,传播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让古老的大凉山充满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靠教育

记者:下一步,咱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凉山如何才能巩固好脱贫成果,从长远看,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贺盛瑜:从长远来看,凉山要实现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人才、靠教育。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凉山教育底子薄,欠账多,是“短板中的短板”,教育的落后是凉山最大的落后。

一方面,受多子多福等思想的影响,凉山早生早育、多生超生的问题十分突出,凉山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负载”非常大;另一方面,各个领域都存在人才基础薄弱、人才质量不高、人才引留困难等突出问题,具体到教育领域,就是优秀教师引不来、用不上、干不好、留不住,这也是凉山教育发展“卡脖子”的问题。

李凯: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深处的三河村,走进困难群众家中,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奔康之策。他对彝族乡亲们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

习总书记指出了凉山脱贫攻坚工作的“要害”。凉山彝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直接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同时,凉山处于横断山区核心地带,山高谷深,交通发展长期滞后,彝族群众生活环境长期封闭,从昭觉县支尔莫乡的“悬崖村”就可知一二。

现在,凉山生活条件好了,但一些落后的观念和习俗仍然存在,例如婚嫁的高额彩礼、葬礼大操大办、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不强等,这些都是横亘在小康之路上的“拦路虎”。

凉山脱贫之难,难在不仅仅要让群众从物质贫困中“走出来”,更要从精神贫困中“站起来”。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必须多管齐下,移风易俗,为将来持续脱贫、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贺盛瑜:李书记说得对。解决凉山当前的绝对贫困和将来的相对贫困,从根本上需要加大对凉山高等教育培养本地人才的支持力度,破解凉山人才荒问题。凉山本土人才主要输送高校有西昌学院、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共3所学校,每年为凉山培养的人才不足3000人,而目前全州相关产业的应用技术人才尚缺近10万人。

教育是实现凉山振兴的最根本力量和保证,因此,我建议要多渠道加强凉山高校定向、订单培养力度,优先解决一批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大对凉山高校的资金倾斜力度,提升高校培养地方人才的能力。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用“教育智慧”攻克“难中之难”——来自凉山脱贫攻坚收官战一线的对话

-

分割线

责编: 刘亦凡

审核: 刘亦凡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