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熊丙奇:避免片面以头衔评价学术水平

中国教育报 熊丙奇

2020-11-06 09:46

分割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科负责人本身就是有头衔和“帽子”者,因此必须引入高校全体教师的力量,以教育与学术为本,建立学术共同体,推进这一改革。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拟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简称《方案》)要求,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因此,这次制定的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具体行动。

学科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从近年来的高校学科建设实际情况看,不少大学存在争抢有学术头衔的教授、研究人员等现象。2017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针对的就是这种乱象。

个别高校热衷抢有学术头衔、学术“帽子”的人才,和学科评估时把有多少学术头衔、学术“帽子”的人才作为重要评估指标有关。其基本逻辑是,这些人才越多,学科实力越强。然而,一些学校只要肯花钱,就可以引进有这些头衔与“帽子”的人才。至于人才引进后是否真能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的作用,反而不那么关心。同时,这导致学术头衔化问题愈发严重。本来我国出台的诸多人才计划,旨在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让他们安心教学和科研。然而,只要入选计划就可谓大功告成,且一旦入选某一项计划,就一直有相应的学术“帽子”,按照学术“帽子”享有相应的待遇,导致青年教师把很多精力用到申请项目、入选计划上。

另外,侧重头衔和“帽子”数量的评估导向,还易诱发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比如,个别有显赫学术头衔的教授四处兼职,但仍被作为“全职教授”,或者按协议应该有多少时间到校工作,可现实却是根本没有兑现,只是在自己发表的论文中署上引进单位名称,这常常被称为“一鸡多吃”。这是典型的人才假引进,高校这么操作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帽子”数(或者变相买论文),并非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质量。对于这样的人才引进,高校本校的教师普遍不满,影响了学科团队建设。

评估一个学科的建设,应该关注的是具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如果两个学科从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角度评估下来水平相当,其中一个学科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投入,那么得到的评价应该更低。也就是说,如果要把学术头衔、“帽子”作为一个评估项,这不应该是加分因素,而应是扣分因素。因为有更多有学术头衔、“帽子”的人才,意味着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支持,但往往没有与之对应的教育贡献和学术贡献。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抓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一制度建设,但在高校中,一些有头衔和“帽子”的人才在给本科生上课方面经常表现得并不好,主要为课时不够,投入不足。

对此,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推进学科评估时,要落实这四个评价。只有切实落实这四个评价,才能根本上破除包括唯帽子论在内的“五唯”顽瘴痼疾。当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过程,也必然是向既得利益开刀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科负责人本身就是有头衔和“帽子”者,因此必须引入高校全体教师的力量,以教育与学术为本,建立学术共同体,推进这一改革。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6日第2版

责编: 赵彩侠

审核: 赵彩侠

熊丙奇:避免片面以头衔评价学术水平

中国教育报 熊丙奇

2020-11-06 09:46

分割线

责编: 赵彩侠

审核: 赵彩侠

熊丙奇:避免片面以头衔评价学术水平

中国教育报 熊丙奇

2020-11-06 09:46

分割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科负责人本身就是有头衔和“帽子”者,因此必须引入高校全体教师的力量,以教育与学术为本,建立学术共同体,推进这一改革。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拟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简称《方案》)要求,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因此,这次制定的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具体行动。

学科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从近年来的高校学科建设实际情况看,不少大学存在争抢有学术头衔的教授、研究人员等现象。2017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针对的就是这种乱象。

个别高校热衷抢有学术头衔、学术“帽子”的人才,和学科评估时把有多少学术头衔、学术“帽子”的人才作为重要评估指标有关。其基本逻辑是,这些人才越多,学科实力越强。然而,一些学校只要肯花钱,就可以引进有这些头衔与“帽子”的人才。至于人才引进后是否真能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的作用,反而不那么关心。同时,这导致学术头衔化问题愈发严重。本来我国出台的诸多人才计划,旨在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让他们安心教学和科研。然而,只要入选计划就可谓大功告成,且一旦入选某一项计划,就一直有相应的学术“帽子”,按照学术“帽子”享有相应的待遇,导致青年教师把很多精力用到申请项目、入选计划上。

另外,侧重头衔和“帽子”数量的评估导向,还易诱发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比如,个别有显赫学术头衔的教授四处兼职,但仍被作为“全职教授”,或者按协议应该有多少时间到校工作,可现实却是根本没有兑现,只是在自己发表的论文中署上引进单位名称,这常常被称为“一鸡多吃”。这是典型的人才假引进,高校这么操作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帽子”数(或者变相买论文),并非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质量。对于这样的人才引进,高校本校的教师普遍不满,影响了学科团队建设。

评估一个学科的建设,应该关注的是具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如果两个学科从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角度评估下来水平相当,其中一个学科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投入,那么得到的评价应该更低。也就是说,如果要把学术头衔、“帽子”作为一个评估项,这不应该是加分因素,而应是扣分因素。因为有更多有学术头衔、“帽子”的人才,意味着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支持,但往往没有与之对应的教育贡献和学术贡献。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抓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一制度建设,但在高校中,一些有头衔和“帽子”的人才在给本科生上课方面经常表现得并不好,主要为课时不够,投入不足。

对此,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推进学科评估时,要落实这四个评价。只有切实落实这四个评价,才能根本上破除包括唯帽子论在内的“五唯”顽瘴痼疾。当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过程,也必然是向既得利益开刀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科负责人本身就是有头衔和“帽子”者,因此必须引入高校全体教师的力量,以教育与学术为本,建立学术共同体,推进这一改革。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6日第2版

责编: 赵彩侠

审核: 赵彩侠

熊丙奇:避免片面以头衔评价学术水平

-

分割线

责编: 赵彩侠

审核: 赵彩侠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