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做到“五个必须”,切实增强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2020-06-15 13:38

分割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高校党委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使命任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举措上,要因事而变、因时面进、因势而新,关键在于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当下高校党委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要树立学生至上思想,始终坚持把师生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对高校而言,“人民”就是广大师生,必须把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学校党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湖北工业大学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1月23日与武汉市“封城”同步,对校园和教工住宅区实行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从疫情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到常态化防控,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落实省委工作安排,坚持在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上下功夫,采取白天巡察、夜间暗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疫情防控的查检指导;加强人防与技防,强化宣传与教育,既严守“外防输入”的校园安全通道,又开辟医疗救护和物资供应的“绿色通道”,全校师生政治安全、思想稳定,无一例因感染新冠肺炎去逝的病例,学校取得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性成果。

二要充分挖掘疫情防控生动教材,凝聚爱党爱国爱校的强大力量。抗疫斗争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大课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力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新学期伊始,湖北工业大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万名师生开‘云’班会”、“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大讨论等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师生作为抗疫斗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人人争当“主播”,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思想受教育、精神受洗礼,真正把思政工作“虚功”实做、做实,让教育者受教育,让受教育者铭记教育,广大师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对当代青年的认同、对肩负责任的认同进一步加深,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思想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进一步凝聚了爱校荣校兴校的磅礴力量。

三要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大科技攻关助力复工复产。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在科技攻关上发力,在助力复工复产上发挥科技创新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北工业大学坚持“扎根湖北、服务湖北,立足工业、融入产业”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开展“急需性、前沿性、基础性”应用型研究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简称“三百”工程),253名博士担任科技特派员,深入省内230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停工停产的双重考验,这些“三百”工程科技特派员仍坚持通过电话、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提供技术服务,急企业之所急,解复工之所难,助力对口联系企业“提档增速”。

二、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回答好这一问题,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前提。

一要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脱离了这个根本使命,大学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理所当然,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必须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在这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二要履行政治责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办大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服务面向,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是我们办好地方大学的总依据、总方针,也是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要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国教育大会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列于“九个坚持”之首。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因此,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具体化不能虚拟化,要将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政治领导力,覆盖到方方面面、体现在各个环节。

三、必须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党委要围绕办好思政课这个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总体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力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一是对标对表,明确办好思政课的方向和目标。湖北工业大学党委通过召开以“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题的全校干部教师大会,对标“八个相统一”改革创新要求,紧抓“老师该怎么做,思政课该怎么抓”两个关键点;进一步明确办好思政课的“四个特殊”要求,充分认识思政课的特殊地位、准确把握对思政课的特殊要求、出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特殊政策、对思政课建设要特殊对待。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不负时代、用心成长,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将爱国情、报国志化为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勇于创新创造,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是勇开先河,积极探索思政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改革需要一个“勇”字,创新离不开一个“谋”字。学校党委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整体设计,在“四梁八柱”上加强统筹谋划,一方面勇于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探求适合工科高校的思政课新模式。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主体、教师这个主导,集中全校优质资源,创新思政课的新教法,开设针对学生的《追梦》系列思政通识课,打造针对教师的《使命》系列思政大讲堂,大力推进思政“金课”建设。

三是夯实基础,切实把思政课建设各项要求落实落地。坚持发挥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听”、带头“讲”思政课的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和推进“课前思政”,改变传统思政课堂中只有教师讲给学生听的做法,建立教师讲给学生听、干部讲给学生听、学生讲给学生听的“三讲三听”多元化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最大限度调动教师讲思政课和学生学思政课的积极性。

四、必须把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立起来、严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以及“六要”新要求,对教师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核心要义就是要把师德师风这个第一标准严起来。

一要严要求。第一标准树立起来,就是讲政治。教师讲政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师德师风要抓好,没有好的师德师风,培养人才是空谈。二要严管理。要按照中央、省委和教育部有关师德师风的规定进行管理,包括负面清单。三要严考核。要适时修订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固然很重要,但师德师风评价要作为教师评价最重要的内容,本末不能倒置。四要严问责。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严肃问责,该清出教师队伍的坚决清出教师队伍。

突出“严管就是厚爱”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开展以“五讲四不”提振干部精神专题教育和以“五心对治”提升教师格局的专题活动,要求干部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规矩,不争论、不彷徨、不懈怠、不抱怨;要求教师以仁爱之心对治淡漠之心,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以清净之心对治浮躁之心,真正把事业放在心上;以包容之心对治唯我之心,真正把他人放在心上;以感恩之心对治“精致”自私之心,真正把国家、社会、人民和学校放在心上;以敬畏之心对治轻漫之心,真正把法律和纪律放在心上,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使命,正心正行,不辱使命,担当作为。

五、必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湖北省属高校,湖北工业大学扎根湖北大地办大学,真正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产业和技术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来,全面提升引领和支撑湖北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是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围绕建成人民满意的、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工业大学目标,秉承为“湖北发展培养人才,为湖北发展进行科研”的鲜明导向,努力建设一支一流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产出一流应用型科研成果,推进一流应用型成果转化,使学校的教育链、人才链与湖北的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卓有成效的高质量供给。

二是加快校地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深度对接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完善运行体制机制,推动襄阳、荆门等8个校地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效运转。湖北省科技厅技术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6至2019年省属高校技术交易额共14亿多元。其中,湖北工业大学完成技术交易1378项,技术交易额共4.79亿元,占全省1/3,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这充分说明,学校与地方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解决基层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有效提高了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三是加快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与一流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评估监测体系,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从根本上解决评价“指挥棒”问题。坚持“目标牵引、问题倒逼”原则,坚决破除桎梏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克勤,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敖廷华)

责编: 唐琪

审核: 唐琪

做到“五个必须”,切实增强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2020-06-15 13:38

分割线

责编: 唐琪

审核: 唐琪

做到“五个必须”,切实增强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2020-06-15 13:38

分割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高校党委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使命任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举措上,要因事而变、因时面进、因势而新,关键在于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当下高校党委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要树立学生至上思想,始终坚持把师生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对高校而言,“人民”就是广大师生,必须把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学校党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湖北工业大学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1月23日与武汉市“封城”同步,对校园和教工住宅区实行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从疫情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到常态化防控,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落实省委工作安排,坚持在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上下功夫,采取白天巡察、夜间暗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疫情防控的查检指导;加强人防与技防,强化宣传与教育,既严守“外防输入”的校园安全通道,又开辟医疗救护和物资供应的“绿色通道”,全校师生政治安全、思想稳定,无一例因感染新冠肺炎去逝的病例,学校取得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性成果。

二要充分挖掘疫情防控生动教材,凝聚爱党爱国爱校的强大力量。抗疫斗争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大课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力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新学期伊始,湖北工业大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万名师生开‘云’班会”、“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大讨论等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师生作为抗疫斗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人人争当“主播”,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思想受教育、精神受洗礼,真正把思政工作“虚功”实做、做实,让教育者受教育,让受教育者铭记教育,广大师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对当代青年的认同、对肩负责任的认同进一步加深,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思想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进一步凝聚了爱校荣校兴校的磅礴力量。

三要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大科技攻关助力复工复产。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在科技攻关上发力,在助力复工复产上发挥科技创新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北工业大学坚持“扎根湖北、服务湖北,立足工业、融入产业”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开展“急需性、前沿性、基础性”应用型研究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简称“三百”工程),253名博士担任科技特派员,深入省内230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停工停产的双重考验,这些“三百”工程科技特派员仍坚持通过电话、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提供技术服务,急企业之所急,解复工之所难,助力对口联系企业“提档增速”。

二、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回答好这一问题,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前提。

一要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脱离了这个根本使命,大学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理所当然,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必须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在这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二要履行政治责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办大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服务面向,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是我们办好地方大学的总依据、总方针,也是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要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国教育大会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列于“九个坚持”之首。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因此,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具体化不能虚拟化,要将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政治领导力,覆盖到方方面面、体现在各个环节。

三、必须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党委要围绕办好思政课这个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总体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力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一是对标对表,明确办好思政课的方向和目标。湖北工业大学党委通过召开以“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题的全校干部教师大会,对标“八个相统一”改革创新要求,紧抓“老师该怎么做,思政课该怎么抓”两个关键点;进一步明确办好思政课的“四个特殊”要求,充分认识思政课的特殊地位、准确把握对思政课的特殊要求、出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特殊政策、对思政课建设要特殊对待。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不负时代、用心成长,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将爱国情、报国志化为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勇于创新创造,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是勇开先河,积极探索思政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改革需要一个“勇”字,创新离不开一个“谋”字。学校党委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整体设计,在“四梁八柱”上加强统筹谋划,一方面勇于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探求适合工科高校的思政课新模式。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主体、教师这个主导,集中全校优质资源,创新思政课的新教法,开设针对学生的《追梦》系列思政通识课,打造针对教师的《使命》系列思政大讲堂,大力推进思政“金课”建设。

三是夯实基础,切实把思政课建设各项要求落实落地。坚持发挥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听”、带头“讲”思政课的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和推进“课前思政”,改变传统思政课堂中只有教师讲给学生听的做法,建立教师讲给学生听、干部讲给学生听、学生讲给学生听的“三讲三听”多元化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最大限度调动教师讲思政课和学生学思政课的积极性。

四、必须把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立起来、严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以及“六要”新要求,对教师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核心要义就是要把师德师风这个第一标准严起来。

一要严要求。第一标准树立起来,就是讲政治。教师讲政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师德师风要抓好,没有好的师德师风,培养人才是空谈。二要严管理。要按照中央、省委和教育部有关师德师风的规定进行管理,包括负面清单。三要严考核。要适时修订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固然很重要,但师德师风评价要作为教师评价最重要的内容,本末不能倒置。四要严问责。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严肃问责,该清出教师队伍的坚决清出教师队伍。

突出“严管就是厚爱”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开展以“五讲四不”提振干部精神专题教育和以“五心对治”提升教师格局的专题活动,要求干部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规矩,不争论、不彷徨、不懈怠、不抱怨;要求教师以仁爱之心对治淡漠之心,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以清净之心对治浮躁之心,真正把事业放在心上;以包容之心对治唯我之心,真正把他人放在心上;以感恩之心对治“精致”自私之心,真正把国家、社会、人民和学校放在心上;以敬畏之心对治轻漫之心,真正把法律和纪律放在心上,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使命,正心正行,不辱使命,担当作为。

五、必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湖北省属高校,湖北工业大学扎根湖北大地办大学,真正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产业和技术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来,全面提升引领和支撑湖北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是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围绕建成人民满意的、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工业大学目标,秉承为“湖北发展培养人才,为湖北发展进行科研”的鲜明导向,努力建设一支一流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产出一流应用型科研成果,推进一流应用型成果转化,使学校的教育链、人才链与湖北的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卓有成效的高质量供给。

二是加快校地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深度对接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完善运行体制机制,推动襄阳、荆门等8个校地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效运转。湖北省科技厅技术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6至2019年省属高校技术交易额共14亿多元。其中,湖北工业大学完成技术交易1378项,技术交易额共4.79亿元,占全省1/3,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这充分说明,学校与地方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解决基层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有效提高了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三是加快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与一流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评估监测体系,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从根本上解决评价“指挥棒”问题。坚持“目标牵引、问题倒逼”原则,坚决破除桎梏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克勤,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敖廷华)

责编: 唐琪

审核: 唐琪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