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吴甡校长工作室”:为校长胜任力提升加码助力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梁丹 张萌

2020-12-13 19:13

分割线

“吴校长那句‘要做明校长而不是名校长’一直指引着我。”“从吴校长身上,我学会了坦然面对一切困难,昨天有十个麻烦事,今天只要少了两个麻烦那就是赚到了。”……12月12日,华北大地正值隆冬,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英华学校二层会议室里,保定市“吴甡校长工作室”首期结业式正在举行,与窗外阴沉的天气不同,室内暖意融融。工作室成员校长向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吴甡,工作室学术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铁道等分享着自己三年来的成长收获。
2017年7月,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吴甡校长工作室落地保定,首期吸纳了来自全市8个贫困县的20名校长参与。三年来,工作室成员获得国家级荣誉14人次,省级荣誉6人次;成员从不会做研究、开展课题研究数为零到个个有课题、人人做教研。也是从“吴甡校长工作室”开始,保定实现了工作室从0到48的突破,教师、校长专业学习共同体不断壮大。
在张铁道看来,工作室不仅为保定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教育领军人物,更重要的是为“如何将优秀校长多年积累的办学经验、实践里的教育智慧转变为真正可学、可转化的公共资源”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路径。
名校长引路:从“忙于眼前事务”到“关注师生幸福感、满意度”
在进入“吴甡校长工作室”前,现任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的韩云庆已经当了7年校长。每天忙于眼前的事务性管理是他进入工作室后对自己的反思。
“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吴甡认为,校长不能只做“懒惰的勤奋者”,要从以事务为本的“事本”向注重教学思想凝练和表达的“话本”“文本”迈进,最终达到关注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的“人本”层面。
“经过在工作室的系统学习,现在我的工作有了‘线’,能在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把事办完办好。”如今,以“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智慧、快乐地成长”为办学理念,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系统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体育教育活动和爱心教育活动等。
“以前零散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靶心。”韩云庆说。
用生命影响生命是吴甡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对于校长而言,尤其要关注教师的幸福感和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在快乐中才能更好地成长,这离不开有幸福感的老师,让老师能幸福工作又离不开校长的管理智慧。
曲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校长李志勇回忆道,成员们的每个困惑和问题吴甡都不吝指导,并且引导他们提高站位, “吴校长总说,校长只看现在,没有未来;只看未来,过不好现在。”
集体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向教育家型校长进发
回忆起工作室起步运行的日子,吴甡自嘲自己曾是“狗不理”。 “我在群里抛出的学习资料、讨论话题,可能一整天都没人搭茬。”校长们不愿表达、不善表达,甚至因工作倦怠带来的学习消极性,让吴甡感到“有力无处使”。
工作室成员第一次见面,校长们普遍在抱怨“没师资、缺生源、少经费”。
看到校长们向内找原因,把做不了事、做不成事的理由都往机制体制上推,吴甡想这坏了。
“没有薄弱的学校,只有薄弱的校长。”吴甡带校长们来到北京,广渠门中学的教职工和校长们讲起了学校从薄弱校成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践。
“在自己苦苦寻路的时候,吴甡校长让我看到,原来广中这样优秀的学校也有艰辛的创业史,给了我不少抚慰和力量。”韩云庆说。
为了让校长们从被动走向主动,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工作室制定了完善的集体学习机制,不仅给校长提供学习资源,还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最初,每次群里的发言我们都要记录,还要反馈给校长”。每次线下交流,工作室都聚焦教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某一具体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化思考;邀请陶西平、马宪平等教育名家与校长面对面交流,开拓成员眼界。
这三年,田占生任校长的易县裴山学区中心校从区县倒数成为了正数;涞水县第三中学校长牛宝存说,作为县里曾经“二三流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学生回流明显……2020年,保定市有三位校长入选河北省首期教育家型校长,其中两位来自“吴甡校长工作室”。“做新时代智慧型校长”“向教育家型校长进发”已然成为了校长们的口头禅和主动追求。
“在我个人看来,这三年来,校长们最大的进步就是心态的改变。” 吴甡说,“一切都始于心,忠于心。有了好心态,还怕做不成事吗?”
辐射影响:实现从零到四十八的突破
“保定地区贫困县初中李梅校长工作室”“保定名师高惠娟工作室”“保定名师高薇工作室”“保定地区贫困县高中贺宇良校长工作室”……在总结会上,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校长、工作室秘书长李梅介绍,借鉴“吴甡校长工作室”模式,三年里工作室成员也相继成立了6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这批工作室,已经覆盖了全市70多所学校,其中不少更是以服务贫困县、服务乡村为成立使命,数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此受益。”保定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建民说,“吴甡工作室为保定燃起了一批教育火种。”
2017年,在“吴甡校长工作室”落地保定之前,保定全市没有一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教育教学资源分散,教师校长缺乏集体成长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如今,三年过去,保定实现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零的突破”,名师工作室数量达到了48个,为探索名校长、名师引领下的校长、教师成长探索出了道路。
“一件事能做成功,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一定是有贵人相助,一定是有众人齐心。”三年过去,吴甡评价如今的保定校长是精气神起来了,事业心也燃起来了。
张铁道认为,传统的“名校办分校”“筑巢引凤”等资源引入,其结果往往是催生了本地学校之间的新落差,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区域教育生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吴甡工作室的独特价值在于借助外来资源激活了一汪春水,大面积推动了本土能力建设。”
 “生命会老,事业不老。”结业式最后,已经66岁的吴甡在结业式接过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聘书,“我想继续为京保教育协同发展,为保定教育做点贡献。”(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记者 梁丹 通讯员 张萌)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责编: 黄鹏举

审核: 黄鹏举

“吴甡校长工作室”:为校长胜任力提升加码助力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梁丹 张萌

2020-12-13 19:13

分割线

责编: 黄鹏举

审核: 黄鹏举

“吴甡校长工作室”:为校长胜任力提升加码助力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梁丹 张萌

2020-12-13 19:13

分割线

“吴校长那句‘要做明校长而不是名校长’一直指引着我。”“从吴校长身上,我学会了坦然面对一切困难,昨天有十个麻烦事,今天只要少了两个麻烦那就是赚到了。”……12月12日,华北大地正值隆冬,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英华学校二层会议室里,保定市“吴甡校长工作室”首期结业式正在举行,与窗外阴沉的天气不同,室内暖意融融。工作室成员校长向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吴甡,工作室学术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铁道等分享着自己三年来的成长收获。
2017年7月,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吴甡校长工作室落地保定,首期吸纳了来自全市8个贫困县的20名校长参与。三年来,工作室成员获得国家级荣誉14人次,省级荣誉6人次;成员从不会做研究、开展课题研究数为零到个个有课题、人人做教研。也是从“吴甡校长工作室”开始,保定实现了工作室从0到48的突破,教师、校长专业学习共同体不断壮大。
在张铁道看来,工作室不仅为保定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教育领军人物,更重要的是为“如何将优秀校长多年积累的办学经验、实践里的教育智慧转变为真正可学、可转化的公共资源”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路径。
名校长引路:从“忙于眼前事务”到“关注师生幸福感、满意度”
在进入“吴甡校长工作室”前,现任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的韩云庆已经当了7年校长。每天忙于眼前的事务性管理是他进入工作室后对自己的反思。
“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吴甡认为,校长不能只做“懒惰的勤奋者”,要从以事务为本的“事本”向注重教学思想凝练和表达的“话本”“文本”迈进,最终达到关注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的“人本”层面。
“经过在工作室的系统学习,现在我的工作有了‘线’,能在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把事办完办好。”如今,以“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智慧、快乐地成长”为办学理念,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系统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体育教育活动和爱心教育活动等。
“以前零散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靶心。”韩云庆说。
用生命影响生命是吴甡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对于校长而言,尤其要关注教师的幸福感和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在快乐中才能更好地成长,这离不开有幸福感的老师,让老师能幸福工作又离不开校长的管理智慧。
曲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校长李志勇回忆道,成员们的每个困惑和问题吴甡都不吝指导,并且引导他们提高站位, “吴校长总说,校长只看现在,没有未来;只看未来,过不好现在。”
集体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向教育家型校长进发
回忆起工作室起步运行的日子,吴甡自嘲自己曾是“狗不理”。 “我在群里抛出的学习资料、讨论话题,可能一整天都没人搭茬。”校长们不愿表达、不善表达,甚至因工作倦怠带来的学习消极性,让吴甡感到“有力无处使”。
工作室成员第一次见面,校长们普遍在抱怨“没师资、缺生源、少经费”。
看到校长们向内找原因,把做不了事、做不成事的理由都往机制体制上推,吴甡想这坏了。
“没有薄弱的学校,只有薄弱的校长。”吴甡带校长们来到北京,广渠门中学的教职工和校长们讲起了学校从薄弱校成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践。
“在自己苦苦寻路的时候,吴甡校长让我看到,原来广中这样优秀的学校也有艰辛的创业史,给了我不少抚慰和力量。”韩云庆说。
为了让校长们从被动走向主动,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工作室制定了完善的集体学习机制,不仅给校长提供学习资源,还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最初,每次群里的发言我们都要记录,还要反馈给校长”。每次线下交流,工作室都聚焦教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某一具体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化思考;邀请陶西平、马宪平等教育名家与校长面对面交流,开拓成员眼界。
这三年,田占生任校长的易县裴山学区中心校从区县倒数成为了正数;涞水县第三中学校长牛宝存说,作为县里曾经“二三流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学生回流明显……2020年,保定市有三位校长入选河北省首期教育家型校长,其中两位来自“吴甡校长工作室”。“做新时代智慧型校长”“向教育家型校长进发”已然成为了校长们的口头禅和主动追求。
“在我个人看来,这三年来,校长们最大的进步就是心态的改变。” 吴甡说,“一切都始于心,忠于心。有了好心态,还怕做不成事吗?”
辐射影响:实现从零到四十八的突破
“保定地区贫困县初中李梅校长工作室”“保定名师高惠娟工作室”“保定名师高薇工作室”“保定地区贫困县高中贺宇良校长工作室”……在总结会上,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校长、工作室秘书长李梅介绍,借鉴“吴甡校长工作室”模式,三年里工作室成员也相继成立了6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这批工作室,已经覆盖了全市70多所学校,其中不少更是以服务贫困县、服务乡村为成立使命,数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此受益。”保定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建民说,“吴甡工作室为保定燃起了一批教育火种。”
2017年,在“吴甡校长工作室”落地保定之前,保定全市没有一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教育教学资源分散,教师校长缺乏集体成长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如今,三年过去,保定实现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零的突破”,名师工作室数量达到了48个,为探索名校长、名师引领下的校长、教师成长探索出了道路。
“一件事能做成功,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一定是有贵人相助,一定是有众人齐心。”三年过去,吴甡评价如今的保定校长是精气神起来了,事业心也燃起来了。
张铁道认为,传统的“名校办分校”“筑巢引凤”等资源引入,其结果往往是催生了本地学校之间的新落差,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区域教育生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吴甡工作室的独特价值在于借助外来资源激活了一汪春水,大面积推动了本土能力建设。”
 “生命会老,事业不老。”结业式最后,已经66岁的吴甡在结业式接过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聘书,“我想继续为京保教育协同发展,为保定教育做点贡献。”(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记者 梁丹 通讯员 张萌)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责编: 黄鹏举

审核: 黄鹏举

“吴甡校长工作室”:为校长胜任力提升加码助力

-

分割线

责编: 黄鹏举

审核: 黄鹏举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