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蒋涛:青海湖里一条小小湟鱼

中国教育报 齐林泉

2020-06-24 13:58

分割线

“在赴青支教临行前,母亲找人写了一副自己编的对联,上联是‘国事家事谁为大’,下联是‘优秀儿女赴天涯’,横批是‘振兴中华’。对联里有担忧和不舍,更有鼓励和骄傲。”个子不高、面庞黑瘦,刚刚赴青援教归来不久的山东省北镇中学副校长蒋涛,讲起三年援青岁月,依然难抑对那片遥远土地的深情和对那番治校事业的激情。

挖根源,转观念,做设计

一望无际的草原、陡壁上成群的牛羊、俊逸的祁连山脉、伟岸的阿咪东索、展翅翱翔的雄鹰……应接不暇的壮美景色,是2016年7月24日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的蒋涛俯瞰这片土地的印象。

但接踵而来的,则是即将前往赴任副校长的青海省祁连县民族中学(下文简称“民中”)的景况:作为全县唯一的初中,却“中考成绩全州历年倒数第一、优等生流失严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当地群众不满意”。

“虽然学校承受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但社会的关注、民生的诉求、师生的渴望,恰恰为我的援青提供了一个撬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他要做一只翱翔的鹰,以不屈的翅膀迎接挑战。

初来乍到,蒋涛并没贸然扎进培训、听课、教研等常规的支教活动中,而是开始了细致入微的调研。很快,制约民中教学质量提升的三大障碍被梳理出来:优秀教师兼职行政科室工作,工作量决定考核结果,各级各段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不细切。针对这些障碍,蒋涛从系统层面入手,制定了三阶段改革方案,即“顶层设计促变革,站对位置做对事,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没有十年八年,民中的成绩不可能提高。”这是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大部分教师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在操场、在广场、在走廊、在食堂、在办公室……蒋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交流的机会和对象,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管理层和教师的观念在慢慢松动、转变,直至第一阶段的改革方案得以实施:学校管理逐渐扁平化,原来层层叠加在教师岗位之上可随意指令教师的教务处、办公室、德育处、总务处等部门,由上级行政领导部门慢慢转变为了围绕教育、教学和教师发挥服务、支持职能的专业保障部门;偏重质量的评价制度改革也逐步建立了起来。

2016年底,在学校领导班子支持和推动下,学校开始以全新模式运行。经过全体师生努力,2017年民中中考总平均分一下子提高了56.7分,祁连县跃居全州第二,民中摘掉倒数跃居全州第四。很快,117名在外省市借读的学生在新学期返校就读了……

寻共识,抓重点,控节奏

2018年3月,新学期伊始,迎来了改革第二阶段“站对位置做对事”。这一阶段包括“实现班级高效管理”和“构建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两个核心点。

然而,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师甚至管理层的惯性思维慢慢显露,有人直接表现出不想改变的心态,甚至开始走回头路。

蒋涛与学校领导班子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了改革共识:从学校层面保障年级组管理的独立性,减少行政干预,给予年级组更多自主权,以“实现班级高效管理”;从年级层面明确教学总体目标,提高各个学段教育教学的靶向性,特别是在九年级要稳步推进“构建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严格执行第二阶段改革推出的“考点细目表”,把握备考方向,规范备考程序,提高备考效率,细化备考策略,为中考成绩提升打好坚实基础。

欲速则不达。照顾到部分教师的情绪以及学段特点,学校采取了蒋涛的建议,上半年放缓了改革推进力度,把主要精力放到毕业年级的行动引领上:学校提前制定毕业班绩效考核奖励政策,目的是让做了工作的人都能被看到,让做好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奖励。深得人心的政策,再次激发了教师积极性,向课堂要效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瞅准时机,蒋涛与班子成员本着鼓励先进允许落后的原则,再次加速推进“构建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改革,为提高备考效率提供强大专业支撑。

2018年中考,民中的平均分又较2017年提高了14.1分,两年的时间里共提高了70.8分,学校名次也提升到全州第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更重要的是,优质生源稳住了,外地借读生纷纷回流,区域学业质量整体获得大幅提高。

守初心,看重人,求幸福

祁连山下,长风猎猎。即使高原再贫瘠,作为教育人的使命,也不会因此减少半分。蒋涛的坚定改革与探索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提升,他始终没有忽视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改革过程中,蒋涛践行“站对位置做对事”“抛开成绩谈教育”“改变教师的心态就改变了孩子对世界的体验”等理念。同时,他“相信学生,放手学生,点亮学生,成就学生”,相信“相信”的力量,并让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落到实处。

在蒋涛的推动下,学校从班级管理切入,让学生以小组为载体,进行自主管理。这样,在人人参与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以提升,而且更是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成长。它让每个学生都能被看到、被关注、被信任,从而在学校找到归属感、赢得自尊、获得自豪感。

基于班级小组建设,学校结合课堂教学,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由此,真正构建起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从而使得教师越教越轻松、学生越学越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偏差行为,根据“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原则,蒋涛发明了“处理情绪四步法”:接纳情绪被看到、分享心声听倾诉、肯定动机善肯定、换个角度谈思路。他指导班主任有效帮助了3000多名的学生心理调适,并且自2016年9月,在家长班主任微信群里进行家庭教育内容的分享300多期,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30多期,指导了上千家庭的亲子教育。

2017年底,当一年半的援青任务期满时,蒋涛提出了延期申请,选择留下。他舍不下未竟的改革,更忘不了母亲的嘱托。在他的笔下,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愿意做青藏高原上呼啸而过的一缕长风,在这里,在自己的教学生涯重又焕发生机的地方,我更愿意做青海湖里一条小小的湟鱼,和投身高原教育的同仁们一起,在夏水如瀑的季节,迎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河流溯洄而上,甘心历经一路的欢欣与苦痛,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旅程奇迹。”

责编: 杨文轶

审核: 杨文轶

蒋涛:青海湖里一条小小湟鱼

中国教育报 齐林泉

2020-06-24 13:58

分割线

责编: 杨文轶

审核: 杨文轶

蒋涛:青海湖里一条小小湟鱼

中国教育报 齐林泉

2020-06-24 13:58

分割线

“在赴青支教临行前,母亲找人写了一副自己编的对联,上联是‘国事家事谁为大’,下联是‘优秀儿女赴天涯’,横批是‘振兴中华’。对联里有担忧和不舍,更有鼓励和骄傲。”个子不高、面庞黑瘦,刚刚赴青援教归来不久的山东省北镇中学副校长蒋涛,讲起三年援青岁月,依然难抑对那片遥远土地的深情和对那番治校事业的激情。

挖根源,转观念,做设计

一望无际的草原、陡壁上成群的牛羊、俊逸的祁连山脉、伟岸的阿咪东索、展翅翱翔的雄鹰……应接不暇的壮美景色,是2016年7月24日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的蒋涛俯瞰这片土地的印象。

但接踵而来的,则是即将前往赴任副校长的青海省祁连县民族中学(下文简称“民中”)的景况:作为全县唯一的初中,却“中考成绩全州历年倒数第一、优等生流失严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当地群众不满意”。

“虽然学校承受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但社会的关注、民生的诉求、师生的渴望,恰恰为我的援青提供了一个撬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他要做一只翱翔的鹰,以不屈的翅膀迎接挑战。

初来乍到,蒋涛并没贸然扎进培训、听课、教研等常规的支教活动中,而是开始了细致入微的调研。很快,制约民中教学质量提升的三大障碍被梳理出来:优秀教师兼职行政科室工作,工作量决定考核结果,各级各段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不细切。针对这些障碍,蒋涛从系统层面入手,制定了三阶段改革方案,即“顶层设计促变革,站对位置做对事,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没有十年八年,民中的成绩不可能提高。”这是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大部分教师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在操场、在广场、在走廊、在食堂、在办公室……蒋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交流的机会和对象,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管理层和教师的观念在慢慢松动、转变,直至第一阶段的改革方案得以实施:学校管理逐渐扁平化,原来层层叠加在教师岗位之上可随意指令教师的教务处、办公室、德育处、总务处等部门,由上级行政领导部门慢慢转变为了围绕教育、教学和教师发挥服务、支持职能的专业保障部门;偏重质量的评价制度改革也逐步建立了起来。

2016年底,在学校领导班子支持和推动下,学校开始以全新模式运行。经过全体师生努力,2017年民中中考总平均分一下子提高了56.7分,祁连县跃居全州第二,民中摘掉倒数跃居全州第四。很快,117名在外省市借读的学生在新学期返校就读了……

寻共识,抓重点,控节奏

2018年3月,新学期伊始,迎来了改革第二阶段“站对位置做对事”。这一阶段包括“实现班级高效管理”和“构建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两个核心点。

然而,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师甚至管理层的惯性思维慢慢显露,有人直接表现出不想改变的心态,甚至开始走回头路。

蒋涛与学校领导班子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了改革共识:从学校层面保障年级组管理的独立性,减少行政干预,给予年级组更多自主权,以“实现班级高效管理”;从年级层面明确教学总体目标,提高各个学段教育教学的靶向性,特别是在九年级要稳步推进“构建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严格执行第二阶段改革推出的“考点细目表”,把握备考方向,规范备考程序,提高备考效率,细化备考策略,为中考成绩提升打好坚实基础。

欲速则不达。照顾到部分教师的情绪以及学段特点,学校采取了蒋涛的建议,上半年放缓了改革推进力度,把主要精力放到毕业年级的行动引领上:学校提前制定毕业班绩效考核奖励政策,目的是让做了工作的人都能被看到,让做好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奖励。深得人心的政策,再次激发了教师积极性,向课堂要效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瞅准时机,蒋涛与班子成员本着鼓励先进允许落后的原则,再次加速推进“构建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改革,为提高备考效率提供强大专业支撑。

2018年中考,民中的平均分又较2017年提高了14.1分,两年的时间里共提高了70.8分,学校名次也提升到全州第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更重要的是,优质生源稳住了,外地借读生纷纷回流,区域学业质量整体获得大幅提高。

守初心,看重人,求幸福

祁连山下,长风猎猎。即使高原再贫瘠,作为教育人的使命,也不会因此减少半分。蒋涛的坚定改革与探索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提升,他始终没有忽视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改革过程中,蒋涛践行“站对位置做对事”“抛开成绩谈教育”“改变教师的心态就改变了孩子对世界的体验”等理念。同时,他“相信学生,放手学生,点亮学生,成就学生”,相信“相信”的力量,并让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落到实处。

在蒋涛的推动下,学校从班级管理切入,让学生以小组为载体,进行自主管理。这样,在人人参与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以提升,而且更是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成长。它让每个学生都能被看到、被关注、被信任,从而在学校找到归属感、赢得自尊、获得自豪感。

基于班级小组建设,学校结合课堂教学,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由此,真正构建起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轻松教与学高效课堂,从而使得教师越教越轻松、学生越学越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偏差行为,根据“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原则,蒋涛发明了“处理情绪四步法”:接纳情绪被看到、分享心声听倾诉、肯定动机善肯定、换个角度谈思路。他指导班主任有效帮助了3000多名的学生心理调适,并且自2016年9月,在家长班主任微信群里进行家庭教育内容的分享300多期,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30多期,指导了上千家庭的亲子教育。

2017年底,当一年半的援青任务期满时,蒋涛提出了延期申请,选择留下。他舍不下未竟的改革,更忘不了母亲的嘱托。在他的笔下,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愿意做青藏高原上呼啸而过的一缕长风,在这里,在自己的教学生涯重又焕发生机的地方,我更愿意做青海湖里一条小小的湟鱼,和投身高原教育的同仁们一起,在夏水如瀑的季节,迎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河流溯洄而上,甘心历经一路的欢欣与苦痛,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旅程奇迹。”

责编: 杨文轶

审核: 杨文轶

蒋涛:青海湖里一条小小湟鱼

-

分割线

责编: 杨文轶

审核: 杨文轶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